网络平台应积极落实加密认证,严防信息泄漏成诈骗帮凶

作者:企划组 时间:2016-08-26 阅读:1932

近日,山东女孩徐玉玉遭遇电信诈骗后离世的消息,令人扼腕叹息!徐玉玉刚刚被大学录取,即将带着18岁的青春年华踏入美丽的大学校园,但一个诈骗电话,就令青春美好的生命戛然而止!血淋淋的教训,让我们在同情年幼的生命、谴责罪犯的同时,也再次为我们敲响了警钟。

个人信息遭泄露的途径到底有哪些?

随着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精确营销对于公司企业尤其是一些不法企业来说非常重要。而掌握大量公民个人信息后,就相当于有了“导航仪”,想推销什么样的商品就找什么样的消费者,简直是事半功倍!

近日,有网友爆料,在QQ上就可以买到个人信息。经调查发现,卖家声称可以查到全套个人资料,加200块钱甚至可查银行卡密码。但实际上,这些多为诈骗陷阱。

通过QQ查找功能,输入“数据”关键字,共检索到48个QQ群。从这些QQ群的名字上可以看出,其中有的“专业”出售淘宝、银行、快递、保险等各个行业的数据。有些则根据业主、车主、股民、学生、老人等划分“业务范围”。
依次点开不同的群可以发现,用户并不能直接加入到数据群内,需要按提示再加一个QQ号,这些QQ号不需要过多的验证,可直接加为好友。

当我们表示想要购买一些学生信息时,卖家明码标价,告知“100元2000条,地区可选”,当提出需要购买某大学2008级全体学生的信息时,卖家也毫不犹豫答应。果然不出所料,在转账结束的那一秒,瞬间被对方删除拉黑,像一切未曾发生过。

大家知道,公然售卖公民个人隐私信息是违法的!那么,个人信息泄露的途径究竟有那些?在日常生活中这些细节千万要注意!

1、快递单、火车票、银行对账单

快递包装上的物流单含有网购者的姓名、电话、住址等信息。火车票实行实名制后,车票上便印有购票者的姓名、身份证等信息。纸质对账单上记录了姓名、银行卡号、消费记录等信息,随意丢弃容易造成私人信息泄露。

2、聊天互动时不小心“出卖”朋友

网友在微博使用昵称,却又在评论时直呼其名,无意中泄露了真实信息。类似情形还有,在QQ空间或写日志或发布照片,朋友评论或者转发中,却出现一些如姓名、职务、单位等个人信息。

3、QQ号成泄露信息最常见的渠道

在各种论坛和社交网络中,填写个人资料时,会要求或建议填写QQ号。另外,QQ邮箱被很多网友作为首选的邮箱使用,因此,QQ邮箱经常出现在各大论坛、社区的回复贴中。通常QQ邮箱直接显示QQ号码,不法分子继而可以从QQ资料、空间等渠道获得个人信息。

4、各类网购、虚拟社区、社交网络账户

不论是网络购物还是注册一些论坛、社区、网站,或者在微博、QQ空间发布信息,或多或少都会留下个人信息。如非必要,不要在网络上填写自己的真实信息,可以编写一些固定资料在网上使用,最底限度曝光自己真实身份。

5、商家各种促销活动,办理会员卡等
如商家“调查问卷表”,购物抽奖活动或者申请免费邮寄资料、会员卡活动要求填写详细联系方式和家庭住址等。

6、招聘网站泄露个人信息

简历中的个人信息一应俱全,这些内容可能会被非法分子以极低价格转手。一般情况下,简历中不要过于详细填写本人具体信息,如家庭地址、身份证号码。

7、报名、复印资料后信息遭窃

各类考试报名、参加网校学习班等,经常要登记个人信息。一些打字店、复印店利用便利,将客户信息资料存档留底。

8、身份证复印件滥用

银行开户、手机入网、甚至办理会员卡、超市兑换积分都要身份证。

不可否认,大多数人都经历过信息泄露,手机号一留就可能遭遇多个诈骗电话的烦恼,防范电信诈骗的形势日益严峻,网络安全、信息泄露已经成为重大民生问题。面对这些直接威胁人民生命财产的信息泄露情况,我们就没有办法吗?目前,国家对互联网安全进行了更加严格的监管,公民个人也需要加强学习互联网安全相关知识,提高警惕。

而作为提供互联网安全认证全面解决方案的葫芦娃集团,我们也定会严格开展认证事项,为网站提供数据传输加密功能,有效应对数据泄露、信息篡改、流量劫持等恶意攻击,保护用户隐私信息,防范针对性的钓鱼欺诈活动;通过在全球浏览器上显示醒目的绿色地址栏和单位名称,展示网站真实身份,让全球30亿网民都能通过浏览器,轻松辨别网站真伪,提升网站可信程度;也会帮助网站健全网络钓鱼防范措施,拓宽网站可信品牌的展示和推广力度,进一步规范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公平公正的数字信用评价体系,推动企业的诚信品牌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