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信息时代,如何维护教育公平正义?

作者:企划组 时间:2020-06-30 阅读:2250

近期,山东省发生的冒名顶替上大学事件占据了网络热搜,一时间,网络舆论哗然。随后,更多类似事件在尘封多年后昭然于世。据了解,在1999年至2006年之间,山东省共有“242人冒名顶替取得学历”。

timg (3).jpg 

看到这个消息后,我们一方面忍不住对顶替者、涉事部门及相关负责人的自私自利和公然触犯法律底线等行为表示深深的谴责,另一方面又隐隐担忧网络信息时代,在看不见的利益网下,我们会不会成为下一个受害者?

在山东省发布的《关于聊城市冠县、东昌府区两起冒名顶替上学问题调查处理及相关情况的通报》中,我们看到了暗箱操作的全过程,它不仅揭示了教育领域的乱象,也给我们带来沉痛的提醒。如何更好地保障教育公平,如何顺应时代发展,利用科技手段防范类似事件再度发生,这都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

u=1450799097,428526955&fm=11&gp=0.jpg 

在分析冒名顶替产生的原因时,我们发现事件发生时户籍管理制度的不健全,信息的不对等,通讯技术的落后,人们的维权意识淡薄等等,让一些“蛀虫”有了可趁之机。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大数据平台的建立,随着户籍数据的全国联网以及各项防伪技术的运用,随着人民整体素质的提高和维权意识的增强,冒名顶替上大学事件发生的几率在今天已经微乎其微。但我们仍然不能掉以轻心,因为网络信息时代,个人信息泄露和网络数据安全等也是无法回避的问题。

如何从技术手段上维护教育公平正义?葫芦娃集团网络安全专家建议:政府部门应加强与网络信息安全公司的合作,利用区块链,密钥管理和数字加密、数据云端存储等技术,最大程度降低冒用身份和资料篡改事件的发生。事实上,在大数据时代,所有考生的信息都可通过技术手段得到更多保护,而那些试图篡改数据与事实信息的行为,也注定会留下痕迹。发达的网络技术可以防止违纪违规事件的发生,却不能完全杜绝。权钱交易,以权谋私的违法行为,仍需要国家加强重视,用法律严加惩戒,还公众以公平。

【版权提示】葫芦娃集团尊重并保护版权。部分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告知我们处理